【疾病概要】
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,是平衡系统(前庭、视觉、本体感觉系统)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类复杂症状。是平衡障碍的一种主观感觉,空间定位障碍的运动错觉及体位障碍的错觉。其病因很多,1926年Barr首先报道颈椎关节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可诱发眩晕、头痛、颈痛等症状。1980年Marinne报道电刺激试验动物颈部交感神经可导致椎基底动脉、颈内动脉及内耳动脉血管痉挛与血流量减少。
颈源性眩晕病因:①颈椎病变:多见于C1-3椎间盘退变,骨赘,钩突增生,先天畸形(寰枕融合、寰椎动脉环、颅底凹陷、颈肋),外伤,炎症②颈椎不稳定③软组织病变:颈肌筋膜炎、创伤后出血、水肿、颈部韧带撕裂伤④血管病变:一侧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或缺损,颈动脉粥样硬化,血栓形成⑤不良生活习惯:歪头书写、绘图,仰头工作。
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体虚、复感风寒湿之邪,导致气血不畅,颈部脉络气滞血瘀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。以眩晕,头痛为主、转动头部时有旋转感、或摇摆感,或浮动感,或定位感差,以致猝倒、晕厥等。故本病以虚为本,风痰瘀为标,且瘀贯穿病之始终。故有“无风不作眩”“ 无痰不作眩”“ 无虚不作眩”以及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的说法
【治疗处方】
处方1:选取“项三点”。
处方2:选双侧风池下、新设。
处方3:选腕针1、4、5点。
处方4:大椎、肩中俞、肩井。
处方5:选身柱、大杼、天髎。
处方7:选肾俞、太溪、悬钟、照海。(适于肾精不足型)
处方8:选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。(适于气血虚弱型)
处方9:选肝俞、肾俞、风池下、太冲。(适于肝阳上亢型)
处方10:选阴陵泉、丰隆、中脘、内关。(适于痰湿中阻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