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疾病概要】
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,其病因很多,其中有一类头痛伴有颈部压痛、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的头痛,发生率很高,临床表现较复杂,头痛持续时间长,治疗较困难。此种头痛在以往曾被称为“神经性头痛”、“神经血管性头痛”,“枕大神经痛”,“耳神经痛”等。
1991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,并对颈神经的解剖及其末梢的中枢传入机制, 以及对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无菌性神经根炎的机制进行了研究,不断加深了对颈源性头痛发生机制的认识。1995年Bogduk 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。。
颈椎间盘退行性变、突出,椎间盘物质释放可直接引起非菌性炎症、水肿;除了直接产生根性疼痛外,末梢释放炎性介质,引起分布区域内软组织炎症也可产生疼痛。
颈源性头痛也可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,一方面神经根,特别是其腹侧的运动神经根(前根)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;另一方面,持续性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,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,代谢的终未产物引起肌筋膜炎,产生疼痛,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产生疼痛。
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,肌肉持续收缩以维持姿式,使肌肉供血减少,继发肌痉挛,并使韧带、肌筋膜易发生损伤引起颈部神经—肌肉的紧张,这些都是颈源性头痛的常见原因。
中医认为,本病病变主要在骨,部位在督脉和足太阳及足少阳循行范围内,其病因病机多为劳损或体虚,复感风、寒、湿诸邪而致颈部经络闭塞不通,气滞血瘀,故强痛,清阳不能上举致头痛,眼球胀痛等。
【治疗处方】
处方1:选取“项三点”。
处方2:选双侧风池下、新设、肩井。
处方3:选腕针上1、4、5、6点。
处方4:大椎、肩中俞、肩井。
处方5:选身柱、大杼、天髎。
处方6:侧三里、侧下三里、阳陵泉。
处方7:昆仑、飞扬。
处方8:选列缺、太渊,手三里。